一周观展|东京樱花画作迎春,上海石虎画展将落幕
发表时间:2025-03-10
文章来源:admin
浏览次数:
澎湃艺术梳理一周精彩展览:上海笔墨博物馆展“情系紫玉光·墨海楼曹素功藏墨展”,细数曹素功墨宝珍品,回溯其发展历程;海派艺术馆“兹山无尽——石虎最后十年布面纸本重彩画展”引起较大反响,还有一周即将落幕。在北京,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“传移模写: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”;在广东,广东美术馆推出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纪念展“往来千载一悲鸿”。
在海外,日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用一批樱花主题画作呈现“美术馆的春天”;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“镜中镜:心灵之旅”,用尖端技术与创意艺术使人的内心世界可见化。
上海
上海博物馆东馆历代绘画、中国历代书法
地点:上海博物馆东馆
展期:2025年2月19日展品更新
唐代虞世南《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》局部
此轮书画常设展,上博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馆藏。2月19日起,书画展厅将进行展品更换,有5件/组精品文物。其中,书法展厅里,东晋王羲之《草书上虞帖》卷、唐怀素《草书苦笋帖》卷将暂别展厅,更换为宋拓修内司本《淳化阁帖》东晋王羲之《草书袁生帖》页、唐虞世南《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》卷。3月19日,东晋王献之《草书鸭头丸帖》卷将暂别展厅,届时将上新唐人《楷书大般涅槃经第九》卷。 在绘画展厅里,唐孙位《高逸图》卷、五代徐熙《雪竹图》轴、南宋佚名《望贤迎驾图》轴已暂别展厅,更换为北宋郭熙《幽谷图》轴、南宋李迪《雪树寒禽图》轴。
印象·派对:POLA 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展
地点:上海博物馆东馆
展期:2025年1月22日—4月21日
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日本POLA美术馆合作策划,是 POLA 美术馆在海外最大规模的展览,汇集莫奈、雷诺阿、塞尚、梵高、高更、马蒂斯、毕加索等30余位艺术家的近70件经典之作,全景式呈现印象派艺术的开端、发展、兴盛以及对后世艺术的持久影响。
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展
地点:上海博物馆(人民广场馆)
展期:2024年7月19日—2025年8月17日
展览共呈现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文物。展览旨在向参观者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,公布古埃及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。
贞观鉴——大唐历史文化主题展
地点:闵行区博物馆
展期:2025年1月23日—5月5日
展览分为“大唐始立”“昌民初显”“丝路华章”和“治世遗韵”四个部分。展览文物年代跨度从北周到中晚唐,包括尉迟敬德墓志、微笑仕女图、彩绘陶俑、鎏金银壶等132件(套)文物,从政治制度、社会风貌、文化交流、历史沿革等多方面展示初唐的历史图景,一窥唐太宗李世民的成长之路,邂逅贞观之治的盛世华章。
艾哈迈德·马塔尔:天线
地点:上海UCCA Edge
展期:2025年3月8日—6月8日
展览将全面展示沙特阿拉伯著名艺术家艾哈迈德·马塔尔的创作历程,涵盖超过100件艺术作品。他的艺术实践通过探寻集体记忆,揭示和记录不为人知的故事,对沙特持续进行复杂而深入的描绘与解析。他基于研究的广泛探索,涵盖历史、地理等主题,因其观念作品中的敏锐洞察而极具代表性。
川内伦子:遥远闪亮的星,在手中闪烁
地点: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
展期:2025年2月21日—6月22日
展览展出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近年来的重要系列作品,包括《M/E》和《An interlinking》系列,呈现其独特的摄影语言和对生活的敏锐感知。
编织,一起吗?
地点:西岸美术馆
展期:2025年2月18日一4月27日
“编织,一起吗?” 由法国建筑师兼艺术家艾米丽·克内(Émilie Queney)与蓬皮杜中心合作设计,是一项大型公共编织项目,涵盖多台可移动织机和编织基站。公众可随心选择美术馆中庭的任意角落进行编织,自由交织塑料网、拉链、织带和布料等多种材料,巧妙融合色彩与肌理,共同创作充满活力的织物作品。这一互动式装置不仅赋予编织更多可能性,也鼓励参与者在开放的艺术空间中探索创意与协作的乐趣。
海上明月·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
地点: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
展期:持续至3月31日
作为“何为海派·海上名家”艺术系列大展和中华艺术宫纪念一代巨擘诞辰180年的重磅大展,首度聚焦吴昌硕从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后最辉煌的人生15年,剖析吴昌硕作为杰出艺界领袖,如何修炼艺事,焕发异彩,以其卓越的艺术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,推动了整个海派书画乃至中国近现代艺术的传承、创新和发展。180余件精品、逾1500平米的展示面积为近年同类型展览之最。
游刃乾坤——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来楚生 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
地点:程十发美术馆
展期:持续至4月6日
此次大展是上海中国画院近年来举办的首个篆刻专题展,呈现“颉颃吴齐”“第一希有”“潞璋琼渊”“西泠风来”“谁主沉浮”五个单元共计264件(组)篆刻、书画作品及文献。展览在回望来楚生、陈巨来、叶潞渊三大海派篆刻名家异彩纷呈的艺术历程之外,还呈现中国近现代篆刻艺术流变中海上印坛先驱们的熠熠星光。
兹山无尽——石虎最后十年布面纸本重彩画展
地点:上海海派艺术馆
展期:2025年1月17日—3月16日
此次展览是知名艺术家石虎(1942-2023)辞世后的首个大型展览,也是其在2013年中国美术馆大展后的首次公开大型展览,更是石虎晚年绘画的第一次集中呈现,其中包括13米多长的纸本水墨《十八罗汉》、12米长的布面重彩作品《共华图》等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品。
觉醒V MUSE珍藏珠宝艺术展
地点:上海市历史博物馆
展期:1月7日——5月5日
展览以精心的展陈展示V MUSE珍藏的110件珠宝,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之作到20世纪的大师之作,时间跨越400余年,展品覆盖欧洲、亚洲、美洲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囊括拿破仑家族、波旁家族、罗曼诺夫家族等标志性印记的珍宝艺术。
与美为期——威廉·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
地点:上海世博会博物馆
展期:2024年12月13日—2025年4月6日
今年恰逢威廉·莫里斯诞辰190周年,这位艺术先驱重塑了社会对工艺美术者的尊重,带领一众设计师与艺术家开创了现代设计史新的里程碑,他的设计至今风靡世界,备受推崇。展览精选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(V&A)123件(套)典藏珍品,将带您领略1890至1920年间,“英国工艺美术运动”的非凡魅力。
在海外,日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用一批樱花主题画作呈现“美术馆的春天”;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“镜中镜:心灵之旅”,用尖端技术与创意艺术使人的内心世界可见化。
上海
上海博物馆东馆历代绘画、中国历代书法
地点:上海博物馆东馆
展期:2025年2月19日展品更新
唐代虞世南《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》局部
此轮书画常设展,上博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馆藏。2月19日起,书画展厅将进行展品更换,有5件/组精品文物。其中,书法展厅里,东晋王羲之《草书上虞帖》卷、唐怀素《草书苦笋帖》卷将暂别展厅,更换为宋拓修内司本《淳化阁帖》东晋王羲之《草书袁生帖》页、唐虞世南《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》卷。3月19日,东晋王献之《草书鸭头丸帖》卷将暂别展厅,届时将上新唐人《楷书大般涅槃经第九》卷。 在绘画展厅里,唐孙位《高逸图》卷、五代徐熙《雪竹图》轴、南宋佚名《望贤迎驾图》轴已暂别展厅,更换为北宋郭熙《幽谷图》轴、南宋李迪《雪树寒禽图》轴。
印象·派对:POLA 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展
地点:上海博物馆东馆
展期:2025年1月22日—4月21日
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日本POLA美术馆合作策划,是 POLA 美术馆在海外最大规模的展览,汇集莫奈、雷诺阿、塞尚、梵高、高更、马蒂斯、毕加索等30余位艺术家的近70件经典之作,全景式呈现印象派艺术的开端、发展、兴盛以及对后世艺术的持久影响。
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展
地点:上海博物馆(人民广场馆)
展期:2024年7月19日—2025年8月17日
展览共呈现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文物。展览旨在向参观者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,公布古埃及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。
贞观鉴——大唐历史文化主题展
地点:闵行区博物馆
展期:2025年1月23日—5月5日
展览分为“大唐始立”“昌民初显”“丝路华章”和“治世遗韵”四个部分。展览文物年代跨度从北周到中晚唐,包括尉迟敬德墓志、微笑仕女图、彩绘陶俑、鎏金银壶等132件(套)文物,从政治制度、社会风貌、文化交流、历史沿革等多方面展示初唐的历史图景,一窥唐太宗李世民的成长之路,邂逅贞观之治的盛世华章。
艾哈迈德·马塔尔:天线
地点:上海UCCA Edge
展期:2025年3月8日—6月8日
展览将全面展示沙特阿拉伯著名艺术家艾哈迈德·马塔尔的创作历程,涵盖超过100件艺术作品。他的艺术实践通过探寻集体记忆,揭示和记录不为人知的故事,对沙特持续进行复杂而深入的描绘与解析。他基于研究的广泛探索,涵盖历史、地理等主题,因其观念作品中的敏锐洞察而极具代表性。
川内伦子:遥远闪亮的星,在手中闪烁
地点: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
展期:2025年2月21日—6月22日
展览展出日本摄影师川内伦子近年来的重要系列作品,包括《M/E》和《An interlinking》系列,呈现其独特的摄影语言和对生活的敏锐感知。
编织,一起吗?
地点:西岸美术馆
展期:2025年2月18日一4月27日
“编织,一起吗?” 由法国建筑师兼艺术家艾米丽·克内(Émilie Queney)与蓬皮杜中心合作设计,是一项大型公共编织项目,涵盖多台可移动织机和编织基站。公众可随心选择美术馆中庭的任意角落进行编织,自由交织塑料网、拉链、织带和布料等多种材料,巧妙融合色彩与肌理,共同创作充满活力的织物作品。这一互动式装置不仅赋予编织更多可能性,也鼓励参与者在开放的艺术空间中探索创意与协作的乐趣。
海上明月·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
地点: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
展期:持续至3月31日
作为“何为海派·海上名家”艺术系列大展和中华艺术宫纪念一代巨擘诞辰180年的重磅大展,首度聚焦吴昌硕从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后最辉煌的人生15年,剖析吴昌硕作为杰出艺界领袖,如何修炼艺事,焕发异彩,以其卓越的艺术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,推动了整个海派书画乃至中国近现代艺术的传承、创新和发展。180余件精品、逾1500平米的展示面积为近年同类型展览之最。
游刃乾坤——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来楚生 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
地点:程十发美术馆
展期:持续至4月6日
此次大展是上海中国画院近年来举办的首个篆刻专题展,呈现“颉颃吴齐”“第一希有”“潞璋琼渊”“西泠风来”“谁主沉浮”五个单元共计264件(组)篆刻、书画作品及文献。展览在回望来楚生、陈巨来、叶潞渊三大海派篆刻名家异彩纷呈的艺术历程之外,还呈现中国近现代篆刻艺术流变中海上印坛先驱们的熠熠星光。
兹山无尽——石虎最后十年布面纸本重彩画展
地点:上海海派艺术馆
展期:2025年1月17日—3月16日
此次展览是知名艺术家石虎(1942-2023)辞世后的首个大型展览,也是其在2013年中国美术馆大展后的首次公开大型展览,更是石虎晚年绘画的第一次集中呈现,其中包括13米多长的纸本水墨《十八罗汉》、12米长的布面重彩作品《共华图》等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品。
觉醒V MUSE珍藏珠宝艺术展
地点:上海市历史博物馆
展期:1月7日——5月5日
展览以精心的展陈展示V MUSE珍藏的110件珠宝,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之作到20世纪的大师之作,时间跨越400余年,展品覆盖欧洲、亚洲、美洲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囊括拿破仑家族、波旁家族、罗曼诺夫家族等标志性印记的珍宝艺术。
与美为期——威廉·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
地点:上海世博会博物馆
展期:2024年12月13日—2025年4月6日
今年恰逢威廉·莫里斯诞辰190周年,这位艺术先驱重塑了社会对工艺美术者的尊重,带领一众设计师与艺术家开创了现代设计史新的里程碑,他的设计至今风靡世界,备受推崇。展览精选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(V&A)123件(套)典藏珍品,将带您领略1890至1920年间,“英国工艺美术运动”的非凡魅力。